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著
    黄兴, 陈惠鹏, 梁展珲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54-658.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7

    目的: 调查东莞市东江丰水期、枯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评估东江水作为饮用水的辐射安全现状。方法: 监测东江沿岸8家以东江水为水源水的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在不同水期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估算饮用东江水所致内照射年有效剂量。结果: 丰水期水源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16~0.041、0.063~0.140 Bq/L;出厂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11~0.039、0.064~0.131 Bq/L;末梢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13~0.024、0.078~0.127 Bq/L。枯水期水源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12~0.029、0.055~0.141 Bq/L;出厂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12~0.019、0.054~0.124 Bq/L;末梢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12~0.024、0.083~0.134 Bq/L。估算公众饮用东江水所致总α和总β内照射有效剂量分别是3.6和0.48 μSv/a。结论: 东莞市境内东江水总α、总β放射性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放射性指标指导值,属于正常的天然环境本底水平,公众饮用东江水所导致内照射年有效剂量低于《饮用水水质准则》中确定的个人剂量标准。

  • 论 著
    胡鹏磊, 袁龙, 陈惠芳, 付熙明, 雷翠萍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2): 192-197.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2.008

    目的: 了解某核电站周边公众核应急撤离认知水平并分析影响公众认知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 2024年7月,按照中疾控辐射安全所制定的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采用现场集中填写网络问卷的形式,纳入某核电站周边公众共854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因素对公众核辐射知识、核应急撤离认知水平的影响,用卡方检验法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854份调查问卷,调查发现:该核电站周边公众核辐射知识、核应急撤离认知水平较低,平均客观知晓率分别为51%和47%。按年龄划分,30岁~45岁组平均分最高,60岁以上平均分最低;按学历划分,小学以下组平均分最低,大专及本科组平均分最高。公众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应急信息(73.7%),其次为电视(61.7%)。多数公众(85.0%)撤离时相信政府,愿意听从政府撤离安排。公众选择听从政府安排的主要原因是相信政府可以提供足够的应急物资。结论: 调查对象的核辐射知识认知、核应急撤离认知水平较低,知晓率不高。其认知水平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所与核电站距离等因素影响。提高公众认知水平,需做好核辐射知识与核应急公众防护行动科普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采用传播效果好、公众可及性和接受度高的方式,逐步提升公众核辐射、核应急防护行动认知水平。

  • 述评
    刘澜涛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1): 1-4.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1.001

    剂量转换系数是将辐射场量与辐射防护量、实用量联系起来的系数,在放射防护领域实践中为实现各种量值之间的转换,进而对照个人剂量限值、有效实施辐射防护最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量值进行转换的过程中,要受到射线种类、照射几何关系、人体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拟人数字模型的持续发展,使得转换系数不断更新,应用领域愈加广泛。但随着辐射防护理论的发展,对转换系数建立也提出了一些挑战。本文就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简要介绍,旨在让读者对转换系数的意义、应用和面临的问题有基本的了解,便于新发布WS/T 830标准更有效的实施。

  • 论著
    郭美茹, 雷翠萍, 付熙明, 陈惠芳, 曹建彪, 袁龙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1): 61-66.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1.010

    目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本研究旨在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热点,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策略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期提高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健康。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选取2003—2024年9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域的1094篇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域的研究历程进行梳理和剖析。结果: 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以小范围合作为主,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萌芽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机制、应急管理等主题,发展期主要集中在应急能力提升和体系探索等主题,爆发期主要集中在新冠肺炎和疫情防控主题,持续发展阶段以协同治理与信息化研究为主。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目前,该领域呈持续发展趋势,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现阶段的研究焦点转向协同治理与评估工具研究,以期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该领域的研究向更加体系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但仍需要加强科研交流与合作。

  • 封面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1): 2-0.
  • 论著
    吕洋, 朱保吉, 李元桥, 吕晓侠, 朱亨, 徐利军, 林敏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26-630.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2

    目的: 空气中氚浓度的直接、连续测量多采用电离室作为探测器,但由于弱电流测量技术的限制,其测量灵敏度较差,有必要研制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氚气测量的正比计数器。方法: 本研究通过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正比计数器的设计,并对其稳定性、坪曲线、探测效率、能谱进行测试。结果: 正比计数管的变异系数为3.14%,满足标准中要求的变异系数 < 15%;坪长260 V,坪斜0.80%/100V,满足坪斜 < 1%/100V的要求;对氚的探测效率达到68.02%;能谱测量结果表明该正比计数器产生的氚信号与本底信号具有明显区别,氚在能谱中的分布更加集中,可通过能谱测量来降低氚气活度测量时的本底计数率。结论: 研制的正比计数管可为空气中氚的直接、连续测量提供参考依据。

  • 论 著
    曲良勇, 苑翠红, 杨范翘楚, 高林峰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2): 161-166.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2.003

    目的: 探索建立基于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RDSR)和DICOM文件估算不同年龄儿童CT受检者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的技术路径,为实施儿童CT医疗照射的精准监测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从医院信息化系统中导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15岁及以下儿童受检者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用软件读取其中的扫描参数信息和剂量信息,并基于受检者体型参数计算SSDE,按照年龄 (0 ~ < 1岁,1 ~ < 5岁,5 ~ < 10岁,10 ~ 15岁)分组统计。结果: 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该医院共对2706人次儿童受检者进行了CT检查,其中头部385人次(14.23%)、胸部1990人次(73.54%)、腹部 143人次(5.28%)、四肢112人次(4.14%)、其他76人次(2.81%)。(0 ~ < 1岁,1 ~ < 5岁,5 ~ < 10岁,10 ~ 15岁)儿童受检者头部CT检查的CTDIvol典型值分别为36.21、35.29、37.27和41.18 mGy;SSDE分别为41.27、32.82、30.56和28.41 mGy。(1 ~ < 5岁,5 ~ < 10岁,10 ~ 15岁)儿童受检者胸部CT检查的CTDIvol典型值分别为1.91、2.11和2.51 mGy;SSDE分别为2.36、2.21和3.50 mGy;腹部CT检查的CTDIvol典型值分别为3.94、4.33和6.26 mGy;SSDE分别为5.77、7.10和9.79 mGy。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结构化剂量文件和DICOM文件估算不同年龄儿童CT受检者医疗照射剂量的技术路径,并用一年的数据验证了可行性。

  • 论著
    郝述霞, 于海涛, 李梦雪, 范胜男, 王拓, 张景国, 邓君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49-653.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6

    目的: 随着我国养宠物家庭的增多,动物医院也以每年19.86%的水平增加。但是多部门监管可能存在的管理盲区,导致动物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从业环境显著差于医疗机构。本研究通过了解我国动物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剂量水平,分析动物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风险,以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为国家制定相关法规标准提供数据基础与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的信息包括2022年我国部分动物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等。结果: 本研究涉及全国28个省市的1 216家动物医院1 868名放射工作人员,最大年有效剂量为8.93 mSv,集体剂量为536.77 man·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9 mSv,中位数为0.15 mSv;< 1.0 mSv的人员占比最高为94.5%,其次为1.0 ~ < 5.0 mSv(5.4%)。动物医院> 1.0 mSv的个人剂量人员分布比显著高于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P < 0.05)。结论: 动物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仍应重视动物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如强化动物医院业主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保障从业者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生。

  • 论著
    刘银银, 李烨, 张荣, 牛丽梅, 吴小琴, 张雪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1): 28-35.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1.005

    目的: 分析甘肃省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分类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行政部门制定和调整辐射防护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放射卫生信息平台,获得2014—2023年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分类相关数据,对每个体检年度的职业照射分类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3年,医疗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占放射工作人员总数量的百分比均在70%以上;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数量占医疗放射工作人员总数量的百分比逐渐下降,但占比依然最高,均在68%以上;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数量占医疗放射工作人员总数量的百分比逐渐上升,由13.8%上升至25.5%;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人员数量占医疗放射工作人员总数量的百分比有所上升,但相对缓慢;三级医院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数量占全省该类工作人员总数量的百分比均在70%以上。介入放射学先逐步上升,后又有所下降。放射治疗则是逐步明显上升,由70.5%上升至93.0%;核医学工作人员数量占全省该类工作人员总数量的百分比均在80%以上。结论: 放射防护政策和措施应根据职业照射分类的变化适时调整。根据医疗机构的级别、放射诊疗服务的类别以及各类职业照射本身的特点,放射防护政策和措施的侧重点应不同。

  • 论著
    马向捷, 姜庆寰, 刘雅, 张雨, 李明生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21-625.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1

    目的: 通过对自屏蔽头颈部放射治疗系统辐射水平的全面检测,建立适用于自屏蔽放射治疗系统辐射屏蔽性能检测与评估的方法。方法: 在自屏蔽头颈部放射治疗系统的禁区外,选择14个关注点,在5个不同的固定方向的照射条件下,使用电离室巡测仪分别找出14个关注点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并依据工作负荷计算时间平均剂量率。依据放射防护相关标准提出瞬时剂量率10 μSv/h和时间平均剂量率2.0 μSv/h作为屏蔽防护的评估要求。结果: 依据禁区外14个关注点处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测量结果,该设备的禁区外瞬时剂量率最大值为7.4 μSv/h,在每天15人次的工作负荷下,时间平均剂量率最大为1.0 μSv/h,满足屏蔽防护的评估要求。结论: 同时考虑瞬时剂量率和时间平均剂量率,可以对自屏蔽放射治疗系统的辐射屏蔽性能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

  • 论著
    孙岩松, 韩毅, 李国栋, 曾进忠, 刘杰, 杜长斌, 池晓淼, 陈志伟, 姬俊杰, 曹勤剑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42-648, 685.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5

    目的: 旨在开发一种新型核设施现场呼吸防护全面罩,以增强传声功能并改善面部适应性。方法: 结合现场实际需求反馈,采用有限元仿真及人体工效学分析设计方法,重点针对全面罩传声单元及重要核设施现场操作工人面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设计了新型呼吸防护全面罩结构。结果: 优化设计得到的被动式薄膜传声单元结构可显著改善传声效果,相比于同等厚度的薄板单元对照组,平均声传递损失降低了70%左右;现有面部特征分栏标准对重要核设施现场工作人群面部特征覆盖率和分栏均匀性不足,本研究基于测量数据提出的专用分栏总覆盖率为98.5%,且样本在每个分栏区域内的落点分布均匀性好,可以有效起到全面罩结构参数改型设计研究指导作用;相比于当前现场使用的国外产品,本研究中所设计的新型全面罩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合性,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可实现清洗去污复用。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核设施现场呼吸防护全面罩的改进优化和高质量国产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论著
    寇珊珊, 侯长松, 宋延超, 孙浩然, 崔宏星, 尚兵, 武云云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38-641.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4

    目的: 比较累积法与连续法测量居室氡浓度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国7个省会城市的30户居室,同步采用累积法和连续法测量居室内氡浓度。结果: 30户居室累积法测量氡浓度范围为21~323 Bq/m3,中位数MP25P75)为70.5(43.8,111);连续法测量氡浓度范围为16.1~258 Bq/m3,中位数MP25P75)为100(51.3,141)。两种测量方法平均相对百分偏差为41.8%。连续法8 、16 、24 h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结果比较显示,8 h与16 h、8 h与24 h测量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 h与24 h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户居室连续测量结果总体高于累积测量结果;累积测量与连续测量结果比较没有显示出高水平的相关性(r=0.49)。连续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并且测量周期的长短会影响测量结果。室内氡测量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目的、样本量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

  • 论著
    王红波, 刘雪霞, 张松辉, 黄晨旭, 郭跃信, 孙全富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75-680.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10

    目的: 对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文献报道中的不合格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质量控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我国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方法: 在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文献报道中各个检测项目的合格率及质量控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在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的文献报道中,除了个别省份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外,大部分文献报道中均有不合格项目。X射线和电子线的检测项目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均有不合格情况发生。“剂量示值的误差”是出现几率最高的X射线不合格项目,同时也是出现几率最高的X射线和电子线合格率最低项目;其中X射线剂量示值的误差合格率最低者为2016年报道的73.5%,电子线剂量示值的误差合格率最低者为2017年报道的46.2%。结论: 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检测标准中要求的项目和周期实施检测。医院、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重视和做好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工作,以进一步提高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水平。

  • 论著
    王海莹, 丁彩华, 杨春宇, 曹毅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1): 5-12.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1.002

    目的: 探讨不同功率密度(50、150、450 μW/cm²)的900MHz射频辐射(RF)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小鼠模型的骨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60只3月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Sham(假暴露)组、OVX(卵巢切除)组、OVX + LRF(OVX + 50 μW/cm2 RF)组、OVX + MRF(OVX + 150 μW/cm2 RF)组、OVX + HRF(OVX + 450 μW/cm2 RF)组和OVX + E2(OVX + 雌二醇)组。OVX + RF组卵巢切除小鼠每日接受4 h不同功率密度的RF暴露;OVX + E2组卵巢切除小鼠每两天接受0.04 mg/kg的E2肌肉注射。干预4周后,采用Micro-CT、Elisa、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骨密度、骨微结构、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骨密度BMD、骨微结构指标BV、BV/TV、Tb.Th、Tb.N显著降低,Tb.Sp显著增加;血清E2水平显著降低,CTX-I、TRACP-5b、BGP、OPG水平显著升高;Nfatc1Runx2 mRNA、OPG和RANKL蛋白水平显著增加。与OVX组相比,OVX + MRF组和OVX + E2组的BMD、BV、BV/TV、Tb.Th、Tb.N显著升高,Tb.Sp显著降低,血清OPG、Runx2 mRNA和OPG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血清CTX-I、TRACP-5b、Nfatc1 mRNA和RANKL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OVX组相比,OVX + LRF组皮质骨骨密度和Tb.Th显著升高,OVX + HRF组皮质骨骨密度、血清CTX-I和TRACP-5b水平较OVX组显著升高,OVX + MRF组的血清BGP水平较OVX组显著升高。3种不同功率密度RF组中,150 μW/cm2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150 μW/cm2 900 MHz RF能够拮抗卵巢切除引起的小鼠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异常、骨密度的降低、骨微结构的退化以及骨吸收的增加。

  • 论著
    秦杰林, 徐辉, 冯泽臣, 崔力萌, 赵俏俏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67-674.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9

    目的: 了解儿童心脏介入诊疗程序类型和比例,以及儿童心脏介入程序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3年7月—2024年8月北京市2家三级医疗机构开展儿童心脏介入程序全部病例的基本资料和辐射剂量信息,包括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PKA)、参考点空气比释动能(Ka,r)、透视时间(FT)等。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剂量学指标,应用非参数检验评估变量间差异,并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探究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将儿童心脏介入程序分为诊断组和治疗组,其中诊断组多为用于识别疾病类型的导管检查及造影术;治疗组纳入的程序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卵圆孔未闭(PFO)、肺动脉瓣狭窄(PS)、射频消融术(RFCA)、复杂体肺动脉侧支堵闭术(MAPCA)、复合型先心病及其他介入程序。结果: 纳入的1008例心脏介入程序中,患者年龄范围为0~15岁,体重为4.5~105 kg,其中男性476例,女性532例。按照介入程序分组后,诊断组92例,治疗组916例,各程序按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ASD(36.9%),RFCA(22.3%),PDA(15.1%),复合型先心病(4.8%),PFO(3.1%)、PS(3.1%),VSD(2.2%),其他(2.0%),MAPCA(1.5%)。不同介入程序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KA范围为0.02~658.4 Gy·cm2Ka,r范围为0.1~2 524 mGy,FT范围为0.2~62 min。结论: 儿童心脏介入程序中,同种程序间辐射剂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医疗机构执行同种介入程序时辐射剂量也有所差异;个别病例存在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风险。

  • 论著
    王彩环, 刘军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99-705.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14

    目的: 研究嘉峪关市非铀矿山高氡暴露对矿工职业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2022年在定点职业病体检医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非铀矿山高氡暴露矿工为暴露组(167人),同期无氡暴露史的人群为对照组(134人)。收集两组的健康体检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暴露组人群中,眼科检查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微核检验异常率、染色体畸变率、肺部小结节检出率、肝功能异常率、白细胞异常率分别为1.20%、4.79%、0%、0.60%、37.13%、43.71%、16.77%。其中暴露组的肺部小结节检出率和白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暴露组人群中,肺部小结节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 < 0.05),在不同工种中,内燃检修工、充填工、运矿工的肺部小结节检出率较高(P < 0.05);肝功能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 < 0.05);白细胞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P < 0.05)。结论: 氡暴露对非铀矿山矿工的健康具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肺部小结节检出率和白细胞异常率的上升,需针对此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 论著
    邹俊杰, 李瑞东, 宋虎, 王凤, 丁宁, 张孔源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1): 108-113.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1.018

    目的: 基于下腹部CT平扫图像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多种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其在分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肾功能异常患者的CT平扫图像,共纳入240个单肾的CT平扫图像,依据SPECT肾动态显像结果分为GFR正常组(118例)和GFR下降组(122例)。在CT平扫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法(LASSO)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基于决策树(DT)、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以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获得16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在不同算法构建的5种模型中,SVM模型在测试集中对分肾功能的评估效能较好,AUC值为0.883(95%CI:0.804~0.961),准确率0.778、灵敏度0.811、特异度0.743。结论: 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初步评估分肾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安全的方法,对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论著
    王宏涛, 习聪, 王子唯, 刘佳宸, 韩艳清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92-698.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13

    目的: 分析放射卫生科研院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管理等现况,探讨单位内设基金对放射卫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贡献。方法: 收集2003—2023年期间青年基金项目的科研档案资料,从青年基金组织管理、申报与评审、周期、资助经费、研究方向、承担者情况、验收和成果等方面开展分析,数据统计采用Excel 2019。结果: 单位内设青年所长基金实施周期为2年,共资助课题68项,累计资助金额241.78万元,共发表论文88篇,取得专利授权4项。结论: 青年基金的设立培养了青年科技人才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助推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 论著
    王丽丽, 杨紫恩, 欧阳明玥, 邢思宁, 赵松, 于卉影
    中国辐射卫生. 2025, 34(1): 13-20.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5.01.003

    目的 : 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放射性肺损伤(RILI)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带来源的MSCs,提取并鉴定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EXO)。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RILI组、RILI + 外泌体组(EXO组),每组6只。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接受单次X射线照射右肺30 Gy。照射后立即采用尾静脉推注方式给予EXO组2 × 109个/kg外泌体;Control组和RILI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照射后8周,处死大鼠,收集肺组织和外周静脉血。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和纤维化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6、IFN-γ、TNF-α、IL-10水平,RT-qPCR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6Cdh1Col1a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组织中Vimentin和TGF-β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AMPK、p-AMPK、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提取并鉴定了MSCs与外泌体。与RILI组相比,EXO组肺组织炎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血清炎性因子IL-6、INF-γ、TNF-α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P < 0.01);肺组织IL-1βIL-6Col1a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 0.05或P < 0.01),Cdh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 < 0.05或P < 0.01);肺组织Vimentin和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AM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 0.05)。结论: 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AMPK / TGF-β1信号通路介导的EMT减轻RILI。

  • 论著
    雷洁瑛, 张洋, 张斌, 徐明, 盛伟, 孙高峰
    中国辐射卫生. 2024, 33(6): 631-637. https://doi.org/10.13491/j.issn.1004-714X.2024.06.003

    目的: 为评估成年参考人伤口摄入铀后主要器官内的滞留与排泄,更好地开展伤口摄入放射性核素的危害评价工作。方法: 本研究将NCRP156报告中的伤口模型、ICRP130号出版物及后续的OIR系列报告的元素周身模型相结合自主开发了内照射剂量评价软件,通过计算成年参考人伤口摄入弱滞留、中滞留、强滞留、极强滞留、胶体、粒子、碎片等7种类别的铀后伤口处、骨骼、肝脏滞留分数与尿液、粪便排泄分数,并与权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伤口摄入不同类别的238U和235U后,滞留分数与排泄分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弱滞留和中滞留的铀在伤口处的滞留分数在1 000 d后可忽略,强滞留、极强滞留和胶体的铀滞留分数在10 000 d后为10−4~10−5量级,粒子和碎片的铀有相当一部分长期滞留在伤口处;对于骨骼和肝脏,骨骼滞留分数比肝脏滞留分数高1~2个量级,摄入可溶态与不可溶态的铀后两个器官的滞留分数较摄入第1天相比呈降低与升高态势。尿液排泄分数较粪便排泄分数高2个量级左右,摄入可溶态和粒子类的铀后排泄分数呈下降态势,摄入碎片类的铀1 000 d后尿液和粪便排泄分数保持在10−6和10−8。结论: 计算结果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为发生铀元素伤口污染事件后个人内照射剂量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