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5年, 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5-09-28
      

  • 全选
    |
  • 曹珍山, 涂开成, 刘国廉, 周淑珍, 杨素霞, 祝霄霞, 樊飞跃
    1995, 4(3): 129-130,13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历时10年,由ICRP第2委员会从1984年开始陆续指定的,选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的10名ICRP呼吸道模型、工作组正式成员和11名通讯成员,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1994年完成了对ICRP原呼吸道模型的修订工作。一本内容十分丰富,反映当代有关呼吸道生理,组织,解剖,以及吸入放射性微粒沉积,廓清和生物效应最新成就的用于辐射防护的人的呼吸道模型开始与读者见面了。
  • 孙世荃
    1995, 4(3): 131-13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MIAS-300图像分析系统和形态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238Puα粒子辐射体外诱发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第16代、23代及31代细胞核的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表明:细胞核形态计量学参数与细胞代龄和照射剂量之间有明显的依赖性(P<0.01)。表现为不同代龄的细胞核参数值随着代龄的增大呈负增长,但在同一代龄内细胞核参数则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细胞核面积和最大直径两项参数与细胞代龄和照射剂量有交互作用。即,参数随二者乘积的增大而有变小的趋势。
  • 冯乐平, 夏春冬, 苏士杰, 王献理
    1995, 4(3): 134-13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94年5月15日日本新闻报道,劳动省已初步判断福岛县核电站职工岛桥申之死于白血病是由于受到职业性照射的结果。该人从1979年11月到1980年9月从事管道检查工作共11个月,接受40mSv照射,超过劳动省制定的"劳灾认定目标值"即职业病认定界度:5mSv×作业年数。
  • 陈敏章
    1995, 4(3): 136-13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BALB/C荷瘤小鼠肿瘤局部大剂量照射(下称放疗)的研究表明,应用大剂量放疗前及放疗过程中适当给予一定的低剂量X射线全身预照射,可以使荷瘤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自发培殖能力提高,脾淋巴细胞DNA程序外合成(UDS)能力增强,同时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组织生长曲线都有明显改变。本文结果为低剂量辐射在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宋玉芳
    1995, 4(3): 138-13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强放射治疗卫生防护,提高放射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 李雅春, 郝云芳, 娄云
    1995, 4(3): 140-14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辐照食品技术的开发研究始于1958年,为了加强辐照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促进辐照食品保藏技术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国家卫生部首先从立法和编制卫生标准抓起,经过50年代到90年代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对于辐照食品的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从法规到标准以及监督管理的专业队伍,己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监督体系。
  • 范深根
    1995, 4(3): 142-14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北京地区设有医用X射线诊断科室的医疗单位己达千余家,占全市放射工作单位的73%。其中80多所医院除有X线射线诊断科室外,还开展了核医学、放射免疫诊断检查;有10多所医院同时还设有放疗科,开展同位素、射线装置的放射治疗。
  • 张小毛, 汤月美
    1995, 4(3): 145-14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建国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放射事故屡有发生。据部分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一下同)1991~1993年放射事故的统计(如表1所示),但表1中未包括下列二起严重事故:①1992年11月13日湖北省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辐照装置,运行期间停电,安全系统失灵,钴源没有降下(手摇),一名操作人员和三名提货人员进入辐照室,4人受照,其中一人患重度急性放射病[4]
  • 张素英, 李清河
    1995, 4(3): 147-147,14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X线探伤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已成为检查金属或非金属物体内部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对工业X线探伤的现状进行调查及加强防护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吴刘松
    1995, 4(3): 148-14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控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原子能技术和射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必须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
  • 张士成, 宋方贵, 田光
    1995, 4(3): 150-15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原子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核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搞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保障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落实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精神,加强自主管理,我们从一九九〇年开始,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的同时,针对我厂的实际情况,对本厂辖区范围内的放射防护工作实行了综合配套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受到省市放射防护主管部门的关注和表彰。
  • 许荣, 顾芳, 顾乃谷, 冯晓
    1995, 4(3): 152-15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市放射性同位素始用于50年代,当时仅限于几家煤田地质勘探队。几十年来,随着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和核技术的推广利用,我市放射源使用的范围及数量得到了长足发展。
  • 施浚人, 李宁谷, 章铮, 鲁德强, 姜槐
    1995, 4(3): 154-15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上海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中,也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秦山核电厂的建成,为缓解上海能源不足发挥了一定作用。
  • 蔡反攻, 杨国山, 钱大可, 薛永库
    1995, 4(3): 156-15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广播电视,无线移动通讯等台站大量兴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因而空间发射功率不断增加,从而使城市环境综合场强日益增高,为调查了解城市环境综合场强及其分布规律,以及城市居民所受电磁辐射水平,我们于1989至1991年分别对杭州、兰溪、宁波等三市城区各居住点和某些辐射源周围进行了环境电磁辐射强度调查测定,同时结合人口分布进行人群暴露水平的分析和评估,其结果如下。
  • 林春培, 郑石芳, 陈艳, 翁振乾, 周新辉, 黄凤才
    1995, 4(3): 159-160,16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过滤X射线参考辐射装置是刻度中、低能电离辐射剂量仪表的标准计量设备。它对确保剂量量值传递和统一,医疗照射最优化,提高医疗系统射线装置的场所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水平有重要意义。
  • 贾明轩, 刘玉珠, 陈晞, 戴铁成
    1995, 4(3): 161-16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检查,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据初步统计,我省现有36台已投入使用。
  • 匡云谷, 吴寿明, 赵尧贤
    1995, 4(3): 163-16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X射线乳房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像质量和病人受照剂量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2]。为了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减少重复摄片,有效地控制群体受照剂量,进行日常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 邢桂平, 王树华, 王欣梅
    1995, 4(3): 166-16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废物的妥善处理与处置受到国内外放射防护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提出了多种处置方法[1,2]。作好放射性废物库的退役处置,对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及保护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3]
  • 田开珍, 张忠, 邓文, 肖天成, 张荣履, 冯晓明, 荣跃
    1995, 4(3): 168-169,17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军队医疗卫生部门使用的医学放射剂量计和放射治疗设备剂量准确、有效、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质量,防止放射事故发生,根据总部要求,我们利用60Co治疗机辐射源作为参考辐射源,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治疗级γ射线参考辐射及其照射量标准。该标准通过了军队医用放射学计量测试研究总结考核。
  • 郭晓琴, 苏木增, 任福利, 阿拉坦
    1995, 4(3): 170-17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使用深井贮存放射源的辐射加工场所,在增装放射源时,通常采用常规的深水法倒源,即将装有源的容器置于井下,利用水作为屏蔽物,工作人员在井台面上远距离操作倒源,这样既安全又简便。某研究所从英国购进3.7×1015Bq 60Co放射源,据称其装源容器目前世界上仅有三个,外商要求倒源时其容器不允许有任何放射性污染,若有污染购方将赔偿50万至100万元的经济损失。
  • 吴增汉, 时劲松
    1995, 4(3): 173-173,17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离辐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区放射工作人员已达4000多人,从事医疗、探伤、科研及勘探等工作。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我区从1985年开始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 袁兆广, 廖锟
    1995, 4(3): 174-17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钴-60γ射线治疗是当前各类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我省,绝大多数单位是采用钴-60(现有32台在临床应用)。据初步了解,我省每年约有二万人次接受放射治疗,但是,多数单位的钴-60治疗机照射野内的剂量均匀与否均无定期测量,都是以光野中心点的剂量来代替。
  • 王维, 刘望伟, 邱箕扬, 杜开如, 顾芳, 钱志林, 郭玲, 虞凤英, 俞云珍
    1995, 4(3): 176-17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稀土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储量约占世界的80%。由于稀土矿中含有一定量放射性物质,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构成不利的影响。
  • 侯金鹏, 邓大平, 宗西源, 孙作忠, 杨迎晓, 王燕南
    1995, 4(3): 178-18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长江口区域主要包括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上海宝山、长江出口处崇明岛和江苏省南通市区等地区。通过对上述地区环境氡的调查可达到反映整个长江口区域环境氡的水平。
  • 程晓军, 姚仲甫, 张钦富
    1995, 4(3): 180-180,18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X射线CT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已成为放射学诊断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弄清X射线CT检查中病人受照剂量的水平,我们选择头颅、肺部和肝部这三种主要检查,对受检者体表照射量进行调查与测试,并利用国产仿真人体模型,通过测量各主要器官和组织的吸收剂量估算不同检查类型的受检者的有效剂量[1]
  • 许文炘, 张乙眉
    1995, 4(3): 181-18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发布和实施以及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人们的放射防护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各级防护部门的防护管理工作也在逐步加强。但是,一些放射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其中丢源事故占比例最大。
  • 孙宝禄, 陈炳连, 韩良兵
    1995, 4(3): 183-18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台数逐年增多,因用于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方法较多,且计算较繁。为此,本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188号出版物[1]和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常见的15和6MeV两种类型加速器机房的屏蔽设计方法,供同行在设计屏蔽防护时参考。
  • 卫宗保, 陈卫星
    1995, 4(3): 185-18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电离辐射对人类的致癌作用和其它危害已被公认。在人类接受的各种电离辐射中,天然辐射约占80%[1],其中氡及其子体所致的辐射剂量约占50%[2]
  • 沈玉琪, 孙培芝
    1995, 4(3): 187-18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和宇宙射线可使人们受到一定量的辐射照射。不同地区地质、地貌、水文等条件不同,环境中放射核素含量不同,各地γ辐射水平和人们受照剂量也有差异。
  • 王保成, 阎素梅, 王金生, 刘善平, 李淑花, 王阿利, 夏丽萍, 李玉娟
    1995, 4(3): 188-18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医用诊断X射线职业照射对人体的影响早在1911年就有报导,近年来国内外也见不少调查资料,为了掌握我市职业照射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对全市医疗机构中从事X射线诊断工作者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纪刚, 郭勇
    1995, 4(3): 189-19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保障我区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了解他们的基础免疫水平,对今后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1993年7月对全区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进行了调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