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核医学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
江丽红1 , 李鹏1 , 李小鹏1 , 陈岩2 , 梁志苓2 , 张圆圆1 , 刘俊艳1 , 刘永1
1. 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 凯杰方大检测技术河北有限公司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some nuclear medicine in Hebei Province
JIANG Lihong1 , LI Peng1 , LI Xiaopeng1 , CHEN Yan2 , LIANG Zhiling2 , ZHANG Yuanyuan1 , LIU Junyan1 , LIU Yong1
1. Shijiazhua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enter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2. Kaijiefangda Detection Technology Hebei Company Limited
摘要 目的 掌握河北省部分核医学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现状和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现状,为加强放射卫生监督和制定核医学相关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河北省内16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用X、γ辐射剂量仪测量周围剂量当量率,用α、β表面污染仪测量工作场所及工作人员体表的β表面污染;以热释光剂量法监测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深部个人剂量当量H p (10),并查阅这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最近两年内的职业健康检测报告。结果 SPECT(/CT)工作场所内各检测点之间辐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F = 32.02,P < 0.05),其中给药窗口(护士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最高,为11.92~37.77 μSv/h,平均(19.19 ±8.78 )μSv/h;PET/CT工作场所内各检测点之间辐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F = 56.72,P < 0.05),给药窗口(护士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4.28~21.55 μSv/h,平均(16.55 ±3.87) μSv/h;16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的β表面污染水平均符合标准要求,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表面污染水平超过标准的有2个(占12.50%),工作人员手部皮肤表面污染水平超过标准的有8个(占50.00%);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1.11 ±0.65) mSv;77名放射工作人员均未发现有皮肤表观异常,但有12人(占15.58%)在对电离辐射较为敏感的组织器官存在一些异常,核医学接触时间>20年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异常和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与其他核医学接触时间组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的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情况良好,但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有待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还需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关键词 :
核医学 ,
放射防护 ,
表面污染 ,
个人剂量 ,
职业健康
收稿日期: 2019-08-23
通讯作者:
刘永,E-mail:liuyong1301002@126.com
E-mail: liuyong1301002@126.com
作者简介 : 江丽红(1984—),女,福建长汀人,医学硕士,主管医师,从事放射卫生相关工作。E-mail:zfyjiang@163.com
引用本文:
江丽红, 李鹏, 李小鹏, 陈岩, 梁志苓, 张圆圆, 刘俊艳, 刘永. 河北省部分核医学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2): 157-161,165.
JIANG Lihong, LI Peng, LI Xiaopeng, CHEN Yan, LIANG Zhiling, ZHANG Yuanyuan, LIU Junyan, LIU Yo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some nuclear medicine in Hebei Province. , 2020, 29(2): 157-161,165.
链接本文:
http://www.zgfsws.com/CN/10.13491/j.issn.1004-714X.2020.02.015 或 http://www.zgfsws.com/CN/Y2020/V29/I2/157
[1] 汪静, 李思静. 2018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8,38(12):813-814 [2] 王红波.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职业性内照射研究[D].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 [3] 张灶钦, 耿继武, 林岚, 等. 广东省部分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人员受照剂量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8,27(1):13-17 [4] 梁婧, 张震, 练德幸, 等. 核医学诊断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现状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5,35(1):69-72 [5] 王宏芳, 娄云, 万玲, 等. 核医学科操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01-603 [6] 陈岩, 张圆圆, 张伟佳, 等. 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8,27(1):5-8 [7] 江丽红, 尹俊清, 刘永, 等. 核医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7,26(5):528-530 [8] 邓君, 王拓, 范胜男, 等. 2015年我国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7,26(4):398-400 [9] 庄家毅, 周日辉, 董建梅. 2011—2012年连云港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5):562-564 [10] 吕扬阳, 王志斌, 张洋, 等. 医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及结节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18,34(4):446-449 [11] 韩晴, 黄汉林. 广州市区部分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异常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职业医学,2015,42(2):141-146 [12] 付丽丽, 单铁梅, 段潇潇, 等. 2016—2017年辽宁省363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J]. 职业与健康,2018,34(20):2765-2767 [13] 章群, 闫鹏, 高超. 电离辐射累积剂量负担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8,44(2):143-145 [14] 杜利, 闻充, 杨永坚. 某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395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10):1276-1280 [15] 苑森梅, 杜胜强, 王晓红, 等. 2010—2014年唐山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7,33(8):1041-1043 [16] 李卫国. PET/CT职业人员受照剂量水平研究[D]. 济南: 济南大学, 2012. [17] 崔慧玲, 代彩云, 牟庆超, 等. 不同注射法对手部辐射剂量的影响[J].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6):694-695
[1]
刘亚奇, 于夕荣.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3): 218-220.
[2]
谢波荣, 张强, 吴芳, 晏仙梦, 达娃扎西, 徐辉. 2018年西藏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调查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3): 229-231.
[3]
石梦蝶, 王虹, 白文娟, 沈勇君. 2012—2017年参加个人剂量监测考核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3): 253-256.
[4]
朱卫国, 侯长松, 佟鹏, 张庆召, 张奇. 我国五省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核素浓度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3): 249-252.
[5]
程芳, 王蕾, 吴志成. 钍钨电极生产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控研究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3): 272-276.
[6]
汪越, 陈东兵. 北京市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3): 302-304,308.
[7]
姬绪莉, 孔庆宇, 卢桂才, 孙彦玲, 李鸿成. 宁夏2018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盲样比对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2): 182-184.
[8]
靳容, 张素艳, 李文娟, 张杰. 包头市2018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2): 166-167,172.
[9]
谭维维, 钟恩德, 桑军阳. 2014—2017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2): 185-187,192.
[10]
陈飞, 郭文, 胡爱英, 丁艳秋, 张璇, 王晨, 佟林全. 2018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与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2): 178-181.
[11]
徐芳, 王福如, 王进, 陈维, 杨小勇. 江苏省2017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1): 17-20.
[12]
王新爱, 汪海生, 李汝珍, 李哲. 2016—2017年洛阳市CT机质量控制和放射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1): 26-30.
[13]
石梦蝶, 石雨, 闵之藤, 黄静. 2007—2017年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1): 40-44.
[14]
翟贺争, 杜仲庆, 吴香君, 王巧娟, 张文艺, 王鑫, 阮书州, 武权. 2016—2018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1): 45-48.
[15]
王琦, 纪云龙, 李大伟, 王晓宁, 宁静. 基于钕铁硼磁粉的α表面污染模拟方法研究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1): 49-52,56.